2022-03-31
自2009年园区发展进入成熟期后,园区在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政策红利的扶持下,很快就出现了创新期,诞生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AI等技术的智慧园区,在现代化城市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2021年被称为“碳中和”元年,数据库显示,截至2021年12月9日,我国产业园区共计19397个。产业园区也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工业园区的智慧化升级,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政策支持下,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助推了智慧园区发展,为智慧园区带来发展新机遇,推动“零碳”智慧园区。
《2021年智慧园区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智慧园区的渗透率大约为35%,在园区智慧化改革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智慧园区渗透率低下,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是传统园区向智慧园区的转型升级难度大。二是智慧园区建设大多缺乏整体规划,管理运营能力薄弱,各项数据互不相通,信息孤岛等问题。
为解决智慧园区的建设发展问题,我们不仅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智慧化”建设,形成园区范围内全智能化底座建设,而且还要依托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实现园区在运营、管理及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智慧化,建立共享智慧区,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实不同区域的智慧园区的发展也各不相同。像环渤海地区“产园融合”效果显著;长三角地区在数量与建设水平上全国领先;珠三角产业密集;中部沿江地区城市联动发展,带动建设高峰;西部承担产业转移,可以说智慧园区无处不在,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智慧园区,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组成单元,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态。智慧园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智慧城市的发展缩影,上承智慧城市,下接智慧运营与管理,在智慧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国家政策下,智慧园区势必与智慧城市实现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