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国智能交通进入发展新方向

2022-04-21

 近日,交通运输部、科技部印发了《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准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与交通相结合的深层应用,从只能在路边苦等路过的出租车,到只需在手机上发布行程就有司机来接,从春运高峰“一票难求”到线上、线下购票渠道全面打通。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在推动着交通向数字化发展。

 

 数字技术给交通带来的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将交通运营模式从被动式转化为主动式,让人们的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数字技术的发展能让我们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以更加便捷、更加精准的方式,获取实时数据,从而改变出行服务的方式。

 

 交通数字的应用,不仅能让使用者可以通过自身需求的反馈,影响交通服务者提供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服务平台管理者也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影响服务使用者,实现使用者和服务管理者的双向选择。

 

 

 拿网约车举例,它就是通过数字技术进行智能化分析,实现人、车、路资源的最优匹配,但要注意的是,虽然数字技术在城市智能交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不是万能的。人和物体在空间移动上的问题以及交通工具在动力、速度、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的限制,都不只是单靠数字技术就能解决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代交通开始将车联网与智能车有机联合起来,并融合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实现人、路、后台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但这还完全不够,随着这两年的5G技术和人工技术的引入,交通行业开始走向协作式交通,打算通过新一代通信将各种交通要素和终端连接,在共同目标下协作解决交通的各种问题。

 

 但智能交通的建设无法一步到位,必须先抓住重点,解决关键问题,才能进行下一步动作,为此,我国特地将智能绿色列入了相关政策,有重点、有目标、有抓手地去推进新一代智能交通体系的建设,相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协作式交通都将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也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新技术也将与交通需求、交通应用真正结合起来。

在线客服系统